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工作研究 > 经验交流 > 正文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国残联和自治区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总体部署,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强力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特别是去年全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场会在阿荣旗召开,进一步完善了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已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形成了旗市区残联为主导,乡镇(苏木、街道)残联为骨干,村(嘎查、社区)残协为基础的基层残疾人三级组织网络。一大批残疾人专职委员活跃在社区、农村牧区,直接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为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一个服务及保障的作用。现将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制定出台文件,完成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各级残联的建设,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解决好人员待遇问题,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的总体部署,落实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按照自治区党委[2009]6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残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和自治区残联的硬性要求,形成组织健全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三级组织网络已达到三个100%。 2010年全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场会在我市阿荣旗召开。通过全区现场会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清楚的看到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与上级要求,与其他盟市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我们以阿荣旗全区现场会为契机为新的起点推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会后我们及时向市委、政府进行汇报取得领导支持;及时召开残联党组理事会议、旗市区残联理事长会议,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要求各旗市区残联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强力推进。同时市残联党组分片下基层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沟通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得到重视和支持,通过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各旗市区也都相继出台了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从而在我市掀起了一个抓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热潮。我们一鼓作气,与市委组织部、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村、嘎查、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的通知》,《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紧急通知》,明确各旗市区务必完成“组织健全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的残疾人三级组织网络”建设任务,选聘好专(兼)职委员,并切实解决好专(兼)职委员的岗位补贴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使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109个乡镇(苏木、街道)全部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配备专职委员39名,兼职委员70名;1111个村(社区、嘎查)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选聘专职委员481名,兼职委员630名。全市残疾人组织网络初步形成。 全市建有助残志愿者联络站97个,注册志愿者达9987名,为基层残疾人提供各项志愿服务。 (二)配齐配强残疾人专职委员,着力解决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补贴 配齐配强残协专职委员是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难点。我们选聘专职委员采取了“以残疾人为本,注重实效,在保证热心残疾人工作且有一定社会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坚持选聘残疾人和精神及智力残疾人亲属的原则,选聘了一定数量、热爱残疾人工作、有一定社会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为专(兼)职委员。解决专(兼)职委员的报酬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难中之难。2010年全区基层组织现场会期间,自治区残联杨理事长专门召开各盟市理事长会议,就解决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报酬问题做了专题部署。今年,我市召开理事长座谈会要求50%以上的旗市要解决专职委员的报酬问题,并签订相关的责任状。从落实情况看目前,13个旗市区中有已有10个地区不同程度的解决了报酬问题,其中有6个旗市是财政列入预算,有4个旗市是保障金拨付;还有其它3个旗市是通过落实城乡低保和多方救助的方式来解决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 “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肩负使命更加繁重,特别是“两个体系”建设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一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善的组织网络,同时我们要有一支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者队伍,否则我们就不能够适应完成这么艰巨的工作任务。 我们把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做为提升素质,更好服务于残疾人的基本措施,常抓不懈,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按照自治区残联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教育培训的总体要求,将教育培训列入总体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培训任务和有关要求,合理划分培训责任,指导全市的培训工作。二是对旗市区残联提出制定培训计划的要求,下达培训任务;特别是对乡镇(苏木、街道)、村(嘎查、社区)专(兼)职委员、康复协调员提出保证每年至少培训一次的任务,掌握残疾人工作的基本知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积极为残疾人服务。三是要求各级残联组织更积极支持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改善专业结构。近两年,我市有80多人次参加了全国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有150多人次参加全区的各类培训班;我市举办市级业务培训班20次,培训了650名残疾人工作者。2010年,我市举办了村(嘎查、社区)专(兼)职委员和康复协调员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00多人,邀请自治区主管业务部门环节领导授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基层残疾人工作 在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中,制度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把它作为夯实基础的重要任务去部署、操作和检查。为加强全市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促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更好地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自治区残联下达的年度残疾人工作任务目标,结合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年度任务和我市实际,并经广泛征求基层残联意见,年初市残联研究制定了“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事业2011年度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基层残联班子的德、能、勤、绩、廉综合性量化考核;另一部分是对残疾人事业分七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尤其对旗市区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方面加大了督促力度,目的是让残疾人工作更加科学先进,更加贴近残疾人的意愿,更加符合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更加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和任务的要求。 考核体系的建立,激励了各旗市区残联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全市残疾人工作责任明细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五)组织开展“百名残联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 为全面实施自治区提出的残疾人事业“五项工程”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后五年“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同繁荣”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区残联《关于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专项调研的通知》要求,为全面翔实了解全市残疾人工作基本情况,切实解决基层残疾人困难和问题,4月上旬至6月末,市残联在全市残联系统内组织开展了“百名残联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在旗市区,调研组分别考察了部分乡镇、苏木、街道残联和社区、村、嘎查残协工作情况,参观了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和特殊教育学校,走访了入住廉租房和危房改造的残疾人群众,慰问了贫困残疾人,全面听取了各旗市区残疾人工作的整体情况汇报。 通过调研活动,了解了基层残疾人工作基本情况,为各项规划、政策的制定打下了基础。调研组起草了理论分析文章和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残联。其中刘玉兰理事长执笔起草的《早日让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共享繁荣》被“人民网”、“共产党新闻网”、“凤凰网”等刊载,并在市委督查专刊登载。 各旗市区残联也积极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为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环境 按照中残联“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自治区残联“两个体系”建设的部署,我们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使“两个体系”建设在我市顺利推进。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所突破。我们将符合低保条件的4.24万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将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贫困残疾人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并由政府代缴了保险费和保险补贴。 二是服务体系建设收到实效。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使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无障碍建设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在旗市级以上医院建立14个康复科,在苏木乡镇卫生院建立46个康复室,在嘎查村卫生室建立240个康复所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三是3个旗市建立了残疾人托养机构,20个乡镇、街道,59个村、社区依托民政机构开展了残疾人托养工作试点;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对35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 四是市及旗市区全部建立了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亲友会,市盲人协会进行了社团登记注册,各协会都按章程开展有关活动;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实现中残联、自治区残联提出的协会组织“五有”、“三个活跃”的目标。进一步关心重视专门协会工作,为其开展活动提供场地、人员、经费保障。2011年8月初,举行了呼伦贝尔市盲人协会揭匾仪式,并举办了“欢乐在草原”盲人那达慕。市盲人协会挂牌后,将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以代表盲人利益、维护盲人权益、反映盲人特殊需求为职责,在宣传、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盲人,促进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五是我市的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被中国残联确定为十一五期间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三个地区按照创建标准不断加强无障碍建设工作,并带动了全市无障碍建设的发展,提升了呼伦贝尔旅游城市品位。 六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及时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掌握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为制定有关残疾人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市残联建立了“呼伦贝尔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并开发了“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信息报送系统”、“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信息综合查询系统”软件。各旗市区残联也纷纷建立各自的残联门户网站,开发相应的软件,其中陈巴尔虎旗残联独立开发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管理软件十分适应工作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目前看,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信息综合开发工作走在自治区12个盟市和101个旗市区前列。 二、几点体会 (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是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保证。 基层残疾人工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成效,而促进“两个体系”建设是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根本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针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自治区党委6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以建立健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的服务体系为落脚点,全面实施残疾人事业“五项工程”,推进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发展,保障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十二五”期间,残疾人工作领域涉及面越来越宽,单靠残联本身是无法完成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两个体系”建设的任务,给残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对残疾人保障服务做得更细、更实、更直接、更见成效,要把普惠、特惠的政策,都件件落实到残疾人身上。所以,我们就要和相关部门,特别是民政、财政、卫生、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办、建委、发改委、地税局等部门去不断沟通、协商、对接,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特别是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 (二)制定政策,是残疾人基层工作全面发展的政策支持 要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两个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长期执行,全面推进。各旗市区要制定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具体的贯彻办法,完善残疾人基本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救助、社会保障等专项政策和配套措施,突出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等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政策规定,扩大“三保一救”的覆盖面,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力求“低门槛、广覆盖”,使更多的残疾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两个体系”建设得到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基层残疾人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督查,是基层残疾人工作开展的有力推动 为了督促各旗市区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先后3次印发文件,对各级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并组成以市人大副主任为组长,市残联理事长为副组长,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残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委、政府专项督查组深入13个旗市区对各地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意见精神的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组采取听取各旗市区党委、政府工作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全面了解各地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督查结束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印发《各旗市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的督查通报》,向各旗市区党委、政府通报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央7号”、“自治区党委6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的情况,特别对落实社会保障方面、列入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列入当地民生工程,就业保障金列入财政预算、统一划拨,落实人均1元康复经费,落实15%的彩票公益金,落实公益岗位,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报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通过市委、市政府督查通报形式,向各旗市党委、政府进行通报要求。这是力度很大的一个举措,也说明我市的残疾人工作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也是从市委、市政府的层面上对各旗市区党委、政府的一个指令性要求,必然对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四)加大投入是基层残疾人工作开展的经费保障 目前。13个旗市区残疾人事业经费总投入为18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2%;市本级和7个旗市区将财政拨款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入预算统一划拨;6个旗市按覆盖人口每人每年1元共计将149.6万元康复经费列入预算并予以落实,今年13个旗市区全部将“人均1元康复经费”列入预算,其中满洲里市康复经费达到人均2元;4个旗市将彩票公益金按照15%的比例划出59.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健康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五)加强宣传是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氛围营造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多年来,通过呼伦贝尔电视台、呼伦贝尔日报、呼伦贝尔广播电台和政府、残联网站等新闻媒体播发新闻,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对残疾人法规政策、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残疾人自强典型、社会扶残助残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高了社会对现代残疾人观的认识,增强了扶残助残的意识,进而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我市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特别是残疾人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做好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是广大残疾人的祈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把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