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自强助残 > 心灵之声 > 文学 > 正文
坡道,让我们去享受阳光敖继红(肢残)

 

  坐在轮椅上生活,有好多不便,一个台阶就可能挡住我们的路。10多年前,门口的3级台阶让我半年没有出家门。   为了呼吁无障碍设施,1994年9月,我从边疆独自乘飞机赶到北京采访了远南残疾人运动会。2000年,我到伊敏街电信营业厅办理互联网手续,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原来他们是“青年文明号”,在他们征求我对他们服务的意见时,我说如果门口能改成坡道就好了。不久,一条标准的贴墙壁的坡道就建成了。   后来,我搬了新家,楼上有5户邻居,在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下,一楼的台阶改成坡道,两侧还装了扶手,在新的环境里,我也能自己出入家门。记得那时,我经常到院子为花盆里栽的花清理杂草,也晒了太阳。   但是那时大环境没有这么好,很多地方我仍然不能去。2002年市人大召开之前,市残联组联部成子良主任找到我说,这次理事长参加人大,重点要提无障碍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造。一个晴朗的春日,他骑自行车,我骑电瓶车,从大河坝上骑到市医院、邮电局、银行,市办公厅会堂(原职工俱乐部),成吉思汗广场……一路走,一路说无障碍的重要。成主任为了呼吁无障碍,也曾经吃过不少单位的“闭门羹”。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硬件,有了无障碍,健全人能减少抬轮椅的体力付出,残疾人可以减少麻烦人的心理压力。那天,我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考察,提出一套方案,由市残联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的建议”,虽然当时正值“非典”特殊时期,但是,人代会后,工商银行河东营业部,伊敏街邮局、市医院、原职工俱乐部等部门都修建了坡道。我可以自己去办很多事情了。   撤盟设市后,海拉尔区街区发生很大变化,新修建的17条街道都设了轮椅通道,这是我原来无法想象的。海区残联组织残疾人参观市容,在成吉思汗广场,看见一位60多岁的退休干部推着坐在轮椅上的93岁的老母亲游玩,真是一幅感人的图画。   现在,时常会看见街上有轮椅车通过,这其实是文明的象征,是残疾人老年人能和健全人一样享受明媚阳光的现实。   2010年,呼伦贝尔市作为全国百家无障碍试点城市,接受全国验收组考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成为工作的骨干,但是,关于无障碍意识的深入人心,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新区住宅,仍然没有无障碍设施。 “又是一年春草绿”,我希望即便无法在全社会普及无障碍改造,那么我也希望,在有轮椅残疾人生活的社区里,应该有无障碍设施。让我们走进大草原的的蓝天白云下,体验生活之美好!